- 来源:南海网
- 作者:
- 时间:2019-02-18 10:02:00
每年大年三十
大多数人总会坐在电视机前
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
今天
小编就带你一同寻找
属于你的“春晚”印记……


▼
1983年 《难忘今宵》
1983年春晚,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届春晚,也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。李谷一老师是春晚第一个正式登台的选手,她的一曲《难忘今宵》爆红,到现在都是每年春晚结束时的背景音乐。

▼
1987年 《你是冬天里的一把火》
在1987年的春晚上,《故乡的云》和《冬天里的一把火》让费翔出尽了风头,成为当年春晚最瞩目的一颗星。

▼
2005年 《千手观音》
2005年春晚,邰丽华和她的20位聋哑姐妹在4位手语老师的指挥下,舞出了完美结合和谐之美与人性之美的《千手观音》。

▼
2018年《告白气球》
2018年春晚,周杰伦、蔡威泽共同带来的魔术与歌曲《告白气球》配上高科技,效果着实惊艳!
那么,今年的春晚你看了吗?
你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是什么?
是李易峰朱一龙的创意表演?
还是刘谦的魔术?
亦或是首登春晚的葛优大爷小品?
……

其实除了央视春晚
在海南省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的村民们
也有着自己的乡村“春晚”
虽没有大牌明星的加持,却极富有当地特色
↓↓
六罗村,一个坐落在胶林深处的海南小村庄,却在举办“村晚”这件事上坚持了34年。34年的坚守中,有哪些动人的瞬间?
一台说不尽的乡村春晚
六罗村连续34年举办“村晚”的故事
要从这3张照片说起↓↓

“时髦”的年轻人
在六罗村文化室的墙上,一张1986年的老照片还原着该村第一次办“村晚”的情景:铁丝线在空中串起了彩条,白色的T恤,高腰阔腿的牛仔裤,年轻人跳着“迪斯科”。虽然隔了34年的时光,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这群年轻人的“时髦”。

“热血”的茅草房舞厅
1999年,六罗村的“村晚”连续举办到第13届。这一年村民们格外高兴,全因新的茅草房舞厅投入使用。

“年轻”的文化队
2009年,六罗村文化队成立,平均年龄近40岁的“娘子军”自发排练舞蹈,登上了2010年“村晚”的舞台。这一幕,也被记录在镜头里,成为佐证六罗村“村晚”发展的第三张照片。
【点击下图↓↓看更多故事】

37年,央视春晚
永远准时陪伴着大家
34年,儋州“春晚”
也成了当地人的文化印记
古语有云:无酒宴不成席
春晚作为全国人民
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道“年夜盛宴”
时间,就是最好的见证
现在
春晚已成为我们割舍不下的“情怀符号”了!
独家评论>>>
“没有华丽的舞台和炫亮的灯光、没有大牌明星和专业演员,却拥有忠实的观众粉丝,所有节目都散发出浓郁的‘土味’。”2月8日晚,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第34届‘春晚’火热举行,村民们围坐在简易的舞台前,津津有味地看着自编自演的春节晚会,不时发出阵阵的掌声和喝彩声,年味十足(详见南海网12日《儋州六罗村自办土味“村晚”34年 自编自演留乡愁》报道)。今日,这样一则新闻让人眼前一亮,心生感动。
“8日晚,刚吃过晚饭,六罗村文化广场就挤满了人,近五百位村民带着小板凳陆续坐下,男女老少的脸上都挂着笑容,他们沸沸扬扬地议论着,热闹极了,无不翘首以盼这场‘春晚’的开演。”报道中的场景让人明显感受到村民们的期盼与喜悦。据介绍,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从1986年开始,每年都坚持自办春节联欢晚会,至今已34年了。从最初的村民自发组织,到现在得到儋州市委、市政府的支持,反响越来越好,影响越来越大,连附近村子的村民也都成了晚会的粉丝。“整台晚会,我最喜欢的就是懒汉扶贫这个节目。现场的一些贫困户看得都脸红了,用手捂着脸。”对于今年的“村晚”,六罗村村委会主任邓少宏这么说。据报道,晚会节目丰富多彩,浓缩了六罗村村民平时喜闻乐见的人和事,而且每年都能与时俱进,非常接地气。
散发着乡土气息“村晚”成为当地农村的年俗,而且一坚持就是34年,着实叫人感动。要知道,在一些市县的乡镇农村,春节期间,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聚一起,划拳喝酒、通宵打牌打麻将,甚至小赌一把是寻常事。相比之下,这样一场由村民自编自演,寓教于乐,展现农村新生活,新面貌,承载村民希冀与欢笑的“村级”春节联欢晚会,给了我们大大的感动与惊喜。
“村晚”舞台虽小,却让人们看到了背后当地乡村振兴的大戏。海南目前正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要振兴的不仅是物质经济,更是乡亲们的心气神气,要美起来的不仅是村容村貌,更有民风民俗,精神文化,而 “村晚”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。
可喜的是,当地政府已经在有意识在进行扶持指导了。“儋州市和庆镇文化站长羊卫民表示,镇委镇政府已经决定,今年将对六罗村舞台进行改造,同时硬化村内部分村道,安装路灯、污水处理设施。同时,依托美万湿地公园,将该村打造成美丽乡村。”
用歌声歌唱生活,用欢笑赞美时代。愿海南更多乡镇农村能出现这样的“村晚”。村民主动参与,政府积极扶持。让“村晚”这样的文化载体,润物无声,教化乡里,成为海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。(舒桐)
原标题:34年坚守!这是一个发生在海南的“春晚”故事……
